记得小时候,母亲虽然上着班,但每天要给我准备三顿饭。早餐好说,给我钱上学路上买套煎饼果子就可以了。中午和晚上也不复杂,主食无非是馒头,一般是炒两个菜,一荤一素。

她做饭一般都不会剩下,因为对我的饭量了如指掌。哪怕我放学后,吵嚷着饿,她也不会多做,因为知道我经常是“眼大肚子小”。

如果家里来客人,母亲多炒了菜,或者我胃口不好,剩了。那么下一顿,她准是给我炒新菜,自己把剩菜热热吃了。

每每劝母亲,剩菜不好吃,母亲说过去穷还吃不上剩菜呢;上网找依据,剩菜不卫生,母亲说热过之后就杀菌了;生活好了,没必要吃剩菜了,对此,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——扔粮食造孽。

有一次,父亲给母亲讲了一个故事加以“讽谏”:说两个老太太,分别得了一箱苹果,一时吃不了就放着,结果出现了坏苹果。一个老太太发现一个坏苹果,就把坏的地方剜掉,吃好的部分。另一个老太太发现一个坏苹果就扔一个,光拣好苹果吃。就这样,一个老太太吃了一个月好苹果,一个老太太吃了一个月坏苹果。你说,谁更划算?

母亲当然听懂了,但一笑置之,却我行我素,继续奉行着她的“不扔剩菜主义”。

长大成了家,过上柴米油盐的日子后,发现做到母亲这一点并不容易。首先,得格外关注妻子和孩子——他们爱吃什么?他们的饭量如何?早晨吃多少?中午吃多少?晚上吃多少?什么时候不爱吃饭?什么时候胃口大开?

如果不在意,那做起饭来,自然要么多了,要么少了。做多少吃多少,是厨艺佳;吃多少做多少,叫“真懂你”。

其次,得对食物有敬畏感。作为一名“80后”,笔者没有饿肚子的记忆;没有务过农,体会不到“汗滴禾下土”的感觉。只是看到超市里的食物琳琅满目,只是看到餐厅里的饭菜花样繁多,于是,扔了剩菜不会心疼,内心缺乏自我约束,没有“造孽感”。

因此,在家做饭,要想不浪费,无非是要做到两个“爱”:一个爱是爱家人,另一个爱是爱劳动。途径都一致:主动亲近、用心接近。

对家人自然要多亲近。至于后者,经常看到媒体报道,有机构组织孩子们去体验农业劳动,下水田插秧,给牛羊喂料。这就是在培养孩子们的珍惜意识。了解了粮食种植过程,并贯注了体力精力,才会明白“粒粒皆辛苦”的道理,就不会轻易再扔剩饭了。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