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

从不倒翁小姐姐霸屏的西安大唐不夜城,到空气中弥漫小龙虾和鸭脖味道的武汉光谷,再到被马云点赞的郑州二七商圈;“夜经济”方兴未艾,并在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市场环境下,成为了拉动社会经济增长的突破口。

日前,郑州市下发《关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进一步做好为民造福工作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意见),明确提出将开展“醉美 夜郑州”系列消费促进活动,意见的出台,必然带来的是夜市摊位的兴起和夜经济的繁荣。

在此背景下,河南广播电视台映象网将推出【夜郑州】系列报道,聚焦郑州及各县区基层市井,寻找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夜市摊主(餐饮、零售、服务等行业均可),挖掘“夜郑州”大幕下普通市民如何响应国家政策,通过自身奋斗、逐梦美好生活的励志故事。

映象网记者 阮海峰/文 段晋哲/图

【人物名片】

李巧朋 40岁

地点:健康路

摆摊卖帽子月收入:3000-4000元

李巧朋在郑州市健康路摆摊已经8年多了,她有自己的固定摊位。因为政府出台政策,免除了每个月700多块钱的摊位费。李巧朋说,因为需要有人在家照顾孩子,所以每晚由她跟老公交替出来摆摊子,现在每个月的收入有三四千元。

为了照顾孩子 摆地摊贴补家用

6月3日,河南郑州,仲夏时节,入夜之后的健康路吆喝声逐渐多了起来。两边的货架上,衣服、配饰、鞋袜、小电器等小商品琳琅满目。因疫情影响,曾冷清的街道又逐渐恢复了人气。

“小本生意,不还价哟,看看我这帽子质量多好。”一家帽子小店前,老板李巧朋正给过往的顾客推销自己的商品,。她经营的是各种款式的帽子,单价20元至40元不等。

一个摊位背后,往往维系着一个家庭的生计。

李巧朋说,她在健康路摆摊已经8年了,为了在家照顾孩子所以一直没有上班,全靠出夜市摆摊子挣钱贴补家用。

“只要肯努力,就不怕挣不到钱。”李巧朋说,只有一个孩子时生活还算可以,有了老二之后,各种开销都多了,虽然生活还算过得去,但明显压力大了,所以趁着还年轻再做点小生意,也让一家人的生活可以更宽裕些。

“在健康路摆摊子大多靠走量,薄利多销。”李巧朋告诉映象网记者,现在是旺季,政府又出台政策把之前每个月700多块钱的管理费免了,现在生意比疫情前还好,对未来充满了信心。

“虽然挣的不多,但选择摆摊是最适合我的工作。”

晚上9点,客流高峰到来,散步的居民、逛街的情侣……人声逐渐变得沸腾,来到李巧朋摊位前询价的顾客也越来越多。

“这几天太热了,这里的帽子款式又新,价格又便宜。”吃完晚饭跟老公出来逛街的刘小姐在李巧朋的摊位停了下来,挑选了一顶遮阳帽。

“地摊经济”虽然看起来不起眼,但却犹如毛细血管般渗透在大街小巷,也牵扯到大大小小的经济活动。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,“地摊经济”正提供了一个除网购、超市以外性价比高的选择。

“我今年40岁了,工作不好找,做生意又没本钱,但是通过这几年在健康路摆摊子,实实在在的挣到了钱,虽然不是很多,但足够养活孩子了。”在李巧朋看来,选择摆摊是现阶段最适合她的工作。

如今,健康路夜市已经成为了郑州的一张名片,解决了千千万万个李巧朋这样的小商贩、个体经营者、小微创业者的温饱问题,也见证了郑州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。

【夜憧憬】

李巧朋说,老大今年14岁了,老二也上了幼儿园,还是希望以后能让孩子们生活能过的好一些,做父母的辛苦点没什么,只要两个孩子能够开心快乐的成长就是当爹妈最欣慰的事,“虽然每天晚上摆摊很累很辛苦,但为了以后的生活,还说很值得的。”

【“夜郑州”,我想对你说】

“感谢政府的好政策,现在减免了摊位费,减轻我们家庭负担,我们家里老的老、小的小。”李巧朋坦言,郑州是一座有人情味的城市,我们一家从平顶山来到郑州已经很多年了,慢慢也爱上了这座城市。

她说,对健康路夜市她也有这很深的感情,这么多年一直在这条街上摆摊,实实在在挣到了钱,补贴家用,“不管怎样,只要脚踏实地地干,今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。”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