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
在全球极端天气多发的形势下,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33.7万吨(566.7亿斤),比2022年增长0.8%。充实的“米袋子”稳定了人们的预期,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,增添了守护粮食安全的底气。

守好耕地“基准线”,更好实现“藏粮于地”。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,是粮食生产的命脉,没有了耕地,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就得不到保障。事实上,中国人多地少,更要求我们必须像保护大熊猫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一样保护耕地。要一方面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,坚决遏制各类耕地“非农化”防止耕地“非粮化”,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、进出平衡,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、质量不下降;另一方面加强设计、施工、验收全过程管理,通过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实施农田灌溉补短板行动等,更好实现“藏粮于地”。

打好种业“翻身仗”,更好实现“藏粮于技”。种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础,种子是农业的“芯片”。近年来,我国着力推进种业振兴,从抓紧培育优良品种到“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”,中国种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,中国种子在广阔田野大展身手。但与此同时,种源“卡脖子”问题主要还是出在白羽肉鸡、生猪、肉牛等品类上,高端蔬菜也有一定提升空间。要围绕打造服务国家战略需求、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育种科技力量和育种创新高地,加大投入,加强创新,构建更加系统、完备、高效的国家育种创新体系,持续推进良种联合攻关和遗传改良计划,更好实现“藏粮于技”。

提升农民“积极性”,更好实现“藏粮于民”。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,保障粮食安全,归根到底要靠千千万万的农民种出中国粮食。但就我国实际而言,有相当大面积的耕地都不适合大面积机械化种植,对大部分种粮小农散户尤其是农村青年而言,种粮成本攀升、辛苦不挣钱、“看天吃饭”风险大等几乎是共识。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、保障农民种粮权益,对于确保粮食生产、粮食安全显得十分必要。要因地制宜优化制定惠农政策,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“真金白银”的补贴,有效促进种粮节本增效,切实保障实际种粮农民的收益,充分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,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基层基础,更好实现“藏粮于民”。

守护粮食安全是永恒的课题,任何时候容不得丝毫懈怠。只有让现代农业变得更加有竞争力,牢牢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,我们稳大局、应变局、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。

推荐内容